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校

澳门新银河最新官网

“3.18”重要讲话五周年系列活动——我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成果丰硕

发布日期:2024-03-25 浏览次数:291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五年来,澳门新银河最新官网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加强领导,科学设计,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学方法和模式创新、大学生获得感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省督导专员、校党委书记吴金辉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一、坚持党委领导,强化关键路径,建立党政同责、部门协同的长效工作机制

构建了完善的思政理论课建设领导体制。学校先后成立了“澳门新银河最新官网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澳门新银河最新官网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领导小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思政理论课建设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实行党委书记和校长双组长制度,成员由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组成,高度重视、全面协调、有效组织思政理论课建设工作。

2023年12月21日,学校召开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会

构建了常态化的思政理论课建设的领导运行机制。从2019年开始,学校每年召开1-2次思政理论课建设专题会议,研讨、规划和解决思政理论课建设中的问题。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现场调研不少于1次,校领导年均讲思政理论课、听思政理论课都不少于4节。设立年度校级“三全育人”专项项目,全面培育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2023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3个项目获2023年安徽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立项

形成了校院二级协同创新思政理论课的制度体系。学校出台了《澳门新银河最新官网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澳门新银河最新官网思政理论课教师津贴实施办法》《澳门新银河最新官网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马克思主义学院更新颁布了24个关于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各种制度,为思政理论课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学校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团委,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与马院一起形成了协同创新思政理论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组织运行机制。

二、坚持多措并举,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素质优良的思政教师队伍

学校在2022年底出台了发放思政理论课教师津贴的实施办法,在省内民办高校中较早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放思政理论课教师津贴的文件精神,极大的提升了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精气神。

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职称结构得到改善,高级职称占比从2019年的16%提升至20%。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师参加教育部、省教工委、校级各类培训总量近240人次,人均从2次/年增至4.5次/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人,获省级讲课比赛一等奖一人,三等奖四人次,省级教学名师1人,教坛新秀2人,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11人次。获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我最喜爱的教师,“双能型教师”等荣誉称号14人次。

我校教师孙硕在2021年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史说课暨教学展示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教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五年,共发表论文、著作、教材63篇(部),总量逐年递增,从2019年的2篇/年,到2022年的16篇,2023年35篇(部)。2023年,在著作、教材出版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五年来,获批的省级重大、重点、一般,校级重点、一般等各类项目共61项,其中省级项目共15项。省级教科研项目立项逐年增加,从2020年的1项/年,上升至2023年的5项/年。校级教科研项目由2019年的2项/年,提升至2023年的23项/年。

三、坚持改革创新,突出教学质量,严把课堂、实践、学科竞赛各环节,全面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我校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近年来,逐渐形成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融合”“线上和线下相融合”“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相融合”的“三融合”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取得了积极成效。

1.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融合。

(1)把牢思政理论课第一课堂主阵地主渠道。

开齐开足六门思政理论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5门课程,均严格执行48学时3学分标准。面向大一至大四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每学期8学时,共2个学分。

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第一课堂的满意度明显提升。2023年7月份,我院对在校生开展思政课教学满意度调研,共收到有效问卷5693份。调研数据显示,我校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满意度情况为:非常满意59.69%,基本满意29.52%,近90%的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有较高的收获感。

(2)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巩固第一课堂的教学成果。

校团委,学生处,和马院协同发力,在拓展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成立了“习语青年社”学生社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定期举行理论学习会、学习分享会、经验交流会。为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校团委、学生处联合推进了学生思政委员队伍的建设,扎实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5年来共培养青马学员1万余人,25人参加安徽省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

成立了“大学生思政委员社团”,并组建了“思政委员理论宣讲团”,“青马学员理论宣讲团”,常态化开展校内外主题微宣讲等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集体备课、思政课教师结对指导等方式,帮助思政委员、青马学员们在备课和讲课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思政委员、青马学员们以“大学生讲思政课”为主要形式,深入到学校各个二级学院、各班级团支部、各宿舍团支部开展宣讲活动。团委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设立“思政委员专项”,每年重点打造3-5支思政委员专项团队,以“思政课教师+带队老师+思政委员”模式组队,依托专业特色,围绕“健康中国”“健康安徽”“乡村振兴”等主题,赴省内外各实践基地,进行为期1-2周的驻点实践活动。

5年来共计获得国家级优秀团队5支、省级优秀团队8支,实践过程共形成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短视频、创业项目等成果50余部,获得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5次、省级媒体12次。

着力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让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成为青年学生成长的大思政课堂”。

截至目前全校志愿者总人数19925人,志愿服务总时长266744.6小时。2023年全校共有218人报名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最终15名同学成为全国西部计划志愿者。

2.线上和线下相融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探索“互联网+实践”新模式,注重网络思想引领,大力弘扬校园正能量,形成“点-线-面”同频共振、“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的思政课教学新矩阵。

2021年5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思政课实景远程公开课活动,赴“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金寨县大湾村开展线上实景远程教学活动,邀请六安市“巾帼建功标兵”“六安市青年岗位能手”给师生讲授大湾村的变化,通过超星技术实现现场教学与校内课堂的同步教学。开拓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学院赴金寨大湾村组织开展思政课实景远程公开课

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原理”课程以“我们这十年”为主题,借助超星智慧课程平台发布课程活动,同学们以短视频、H5页面和九宫格图片集等形式,结合个人成长发展的故事、感想,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家乡建设成就和国家发展变化历程,其中优秀作品进一步通过校园官微进行宣传,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成就,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

2023年4月中旬,刘璐老师指导的我校学生张阿晴参加了由安徽日报出品策划的“把春天揉进一场朗诵里”诗歌朗诵录制活动。视频在安徽日报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后,在省内引起强烈反响。

我校学子张阿晴参加安徽日报诗歌朗诵录制活动

2020年至2023年底,六个教研室的教师共制作慕课1100多学时,极大丰富了线上教学资源。开设的6门思政理论课程全面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超星学习通线上平台的选课人数和师生互动频次均在学校各类课程中名列前茅。

3.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相融合。在学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指导和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思政课程的实践活动有计划的与相关学科竞赛项目进行融合,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旅赛道,获得国家级铜奖1项、安徽省金奖2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红色专项中,获得安徽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为思政课实践活动开辟更为广阔的舞台和展示空间,推动思政课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我校六门思政课通过“大学生读经典作品”“大学生讲思政课”“大学生演情景话剧”“大学生看今昔变化”“大学生讲安徽党史”“大学生身边的马克思主义”“复兴强国路,奋斗正当时”等主题活动,实现学生全员、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以能力培养和成果导向为指引,我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实践活动作品进一步打磨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挑战杯”等赛事活动。

五年来,我校参加“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共取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6人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校三次被授予“最佳组织奖”称号,在全省高校中表现优异。(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