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达青年助力非遗宣传,用镜头聚焦非遗传承

发布日期:2024-03-26 浏览次数:4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对我校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学习、传承与保护,3月18日,文达青年助力非遗宣传实践团队前往录音棚,与周家班几代传承人就中华民族音乐传承精品出版项目《元气之音—安徽灵璧菠林喇叭》进行交流、学习采访、调研。








“菠林喇叭”在灵璧有着悠久的吹奏历史,是皖北地区民间器乐中最具代表性的鼓吹乐种之一。



      清末,第一代开创者周景之出生于江苏睢宁县桃园镇魏凹村,自幼因家庭贫困,与人学艺吹奏唢呐,为谋生讨饭献艺,成立喇叭班,辗转到灵璧尹集菠林村落户。民国时期,传至第二代,周家班渐成规模在当地有了名气,被称为“菠林喇叭”。周家班不仅在当地享有盛名,且影响远及山东、江苏、辽宁、浙江等地。自清代以来至今周家班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传承到第七代,目前周姓嫡系传承过百人,徒系传承千余众。周家班已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演奏的“菠林喇叭”既保留传统,又不断创新发展,技艺广泛流传,为我国民间音乐做出了贡献。








在采访活动中,第五代大班主周本鸣先生分享了他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些心得和感悟。他鼓励年轻人用新视角去发现和传播非遗文化,利用新媒体新平台的创新思维让传统文化的传播有更多多样化的途径。



他强调,作品要有影响力,就必须打破常规,用心去创作。他希望在文达的新媒体平台上,每一位学生们都可以积极参与进来,创作出符合新时期新青年新风貌的优秀文化作品,共同推动“文达正气三观”的文化传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周家班第五代徒系传承班主张素荣,来自辽宁葫芦岛,这位深受东北二人转文化影响的唢呐艺术家,用他的一生证明了他对这门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从初中毕业开始接触唢呐,到成为业内知名的演奏家,张素荣的音乐生涯充满了大起大落和大喜大悲,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他跌宕起伏的艺术生涯也见证了中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坚守与不易。他的演出足迹不仅遍布国内各地,他还曾多次远赴海外表演,将中国传统乐器唢呐的声音吹到了世界各地。

张素荣老师说: “民族文化太珍贵了。”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去保存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他看来,唢呐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艺术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张素荣对此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只要还有人愿意去学习、去传承,那唢呐的声音就永远不会消失。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和学习传统艺术,让这些传统艺术成为年轻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对于张素荣老师来说,唢呐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唢呐,让这门古老而又独特的音乐艺术发扬光大。




值得一提的是,周家班中还有一位年轻的第六代传承人周睿阳,他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大四的学生,主攻唢呐专业。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周家班里常用的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让我们对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采访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周家班的音乐排练日常,感受到了震撼人心的演奏所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我们也有幸采访到了周家班最新的第七代传承人周泉,他告诉我们他从小便在父母的严格教导下学习唢呐,后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骄傲的海军战士。如今他以退伍军人的身份回归,继续传承和发扬着优秀的家族传统音乐文化,他的加入让周家班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为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创新与融合增添了新思路。



最后我们采访了"菠林喇叭"国家级传承人周本祥,作为一名老艺术家,他从七八岁就开始练习吹奏唢呐,十岁就可以带着唢呐乐班的人外出演出了,周家班里的所有乐器他都会演奏。唢呐演奏在过去物资短缺的年代,算得上是一门不错的营收。所以最开始他也只是因为想吃饱饭所以才接触到这个领域传承父辈的文化。这一吹几十年过去,唢呐早已成为他血液里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告诉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要刻苦耐劳自励自学。他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非遗文化发展的期望和梦想。他相信,只要努力传承,唢呐的生命力将不止在民间地头,更可以成为年轻人新的精神力量。









本次参与活动的文达青年也从这次活动中获益匪浅,他们通过采访这些老艺人,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加深了对于非遗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广大青年朋友们重新拾起被忽视的一些优秀民族文化而这一次近距离欣赏周家班的排练演出也让学生更加切身感受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发自内心对传统艺术产生喜爱,身体力行去实践和传播。